考復習是一項艱巨、枯燥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務。我們的對象水平參差不齊。本人致力于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減少底分段人數(shù),如90分及格,則60分以下為低分段,減少底分段人數(shù)意味著提高了基點。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從高一抓起,一、確保每名學生正確拼讀單詞,基本流暢地朗讀課文;二、培養(yǎng)學習高中英語的學習習慣;三、轉變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習興趣。高二階段以擴大詞匯量和詞義量和培養(yǎng)閱讀技能為重點教學內(nèi)容。高三循環(huán)反復地復習以課本為中心的知識,不斷積累,培養(yǎng)答題技能。
高考備考復習是一個全面、復雜而又著重基礎的復習。我們輔導的對象因地區(qū)和個體差異而不同。雖然高考備考復習從高一抓起,但由于個體差異、層次不同,往往把復習任務留到高三。但高三一年時間緊,任務重,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
語言學科的考試范圍廣,除考查語言知識本身外,它還涉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如國內(nèi)外政治、經(jīng)濟方面,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等;我們輔導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shù)學生。一般來說,城里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強于來自農(nóng)村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雖然是同一個老師,同一個起點,用同一種復習材料,但個體差異往往導致不同的結果。所以高考備考復習是一個全面而復雜的復習過程。雖因個體差異、地區(qū)差異導致不同的結果,但我們要努力提高這個結果的程度—減少低分。為達到這個目標,我安排兩個階段開展復習。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是用時最長、老師最辛苦的階段。
一、 學習、復習、提高基礎知識的重現(xiàn)率
大部分學生基本把高一、高二階段所學的知識退還給老師,他們所留下的也基本是一個框架或者是模糊的概念,很多時候老師在指導復習過程中是教新知識,這樣就形成了學習舊知識復習新知識。
語言知識的習得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我經(jīng)常把這種循環(huán)比喻成車輪的每一個點,車輪在轉動的過程中,每個點都與地面接觸。知識的習得也是這個道理,老師耐心地反復講解,增加再現(xiàn)率。如being+p.p.既表動名詞被動語態(tài),又表現(xiàn)在分詞正在進行時被動語態(tài),可以把這個結構放在被動語態(tài)中講或放在非謂語中講,每遇到一次該結構都用同樣的例句反復講解,如: 1、Being late made her angry. 2、The bridge being built will lead to the village. 直到學生能自己講出其道理為止。講解一個知識點的同時復習相關知識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各個知識點。如復習一般現(xiàn)在時表將來時的同時復習表將來時的表達形式。如:1、be to do表按計劃或安排要做的事,通常用于發(fā)布正式文告中;2、短暫性動詞可以用進行時表將來,也可以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將來時;3、be going to 表計劃或安排要發(fā)生的動作,或有跡象表明某事要發(fā)生(常指自然現(xiàn)象);4、will/shall表將來時。
在這個階段,我認為應特別強調(diào)學生認知語法表達形式。反復告訴學生什么形式表達什么樣的語法現(xiàn)象,比如過去分詞除表被動語態(tài)外,它還表狀態(tài)或描寫人的內(nèi)心活動。如:1、The room was cleaned by him. 2、The door is closed;.3、They were excited at the news。這種反復講解的方法比較適合中等水平以下的學生。
重現(xiàn)率越高,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就越深,就記得越牢固,記住了才能運用。
二、準備階段要做的工作
1、降低焦慮程度
復習階段初期,學生摩拳擦掌,有大干一番的雄心壯志,斗志昂揚,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們可以專心地指導學生復習,不過老師要常提醒學生持之以恒,重過程積累,不過于重結果。但好景不長,經(jīng)過一兩次模擬考試后或一段時間復習后(約兩個月),一些學生的思想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在初期的確下了很多功夫,花了很多時間,但忽視了知識積累是一個漸進、漫長、有時是枯燥的過程,所以他們認為應該考到好的分數(shù),結果事與愿違,于是,各種不利的因素表現(xiàn)出來。我認為較典型的一種不利因素是焦慮。學生經(jīng)常問:“我做了那么多題,花了那么多時間,怎么還是沒有進步呢?”。其實,學生們已經(jīng)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只是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他們曾經(jīng)在閱讀上有困難,一定時間后他們的閱讀難度小了,這就是進步。經(jīng)常鼓舞他們,幫他們找些理由來降低焦慮程度。比如模擬試題的難易度不同,有些生詞太多,有的偏難,改卷的因素,可能晚上沒有休息好,可能生病或狀態(tài)不好,或與某人生氣等。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其題目設計的難易度適中、知識點分布合理,學生在實際高考中的成績都會有所提高,我經(jīng)常用這個信念鼓舞學生堅定信心。07屆某個班最嚴重的時候,學生出現(xiàn)不上課、不參加模擬考試或參加了但不交卷,他們怕見到結果。與平行班比,該班總是落后。我與他們交談,高考固然令人敬畏,但把它當作最后一次模考,淡化平時??挤謹?shù),把精力放在積累上,積累越多越有利于提高成績,經(jīng)過課上、課下反復工作,該班高考成績平均分79.71分和及格率32.73%,基本與平行班平均分80.81和及格率32.76%持平。
2、拓寬知識面
我在學生進入高一時向學生介紹很多如何學英語的方法,其中就有拓寬知識面這一條。豐富的知識面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有利于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面廣非常有利于他們答題,容易讀懂故事情節(jié),提高正確率。完形填空常用一個故事或一段經(jīng)歷說明某個道理。 有篇短文:One of the things I always believe is that no matter how bad something is, you can take something valuable out of it. The time I wasn’t sure of that was on September 11.
I hear older people talk about the attack on Pearl Harbour and Kennedy’s being murdered and how greatly those events affected them in their lives.
……Things change in the blink of an eye.
It wasn’t until a few weeks after September 11 that……We never know when our time here will be over, so we all need to make the most of every minute we have. 如果學生有這三個事件的背景知識,結合故事就容易聯(lián)想到人的生死是眨眼間的事,從而得出:珍惜活著的每一分鐘。
我在高三這一學年搜集閱讀材料(主要是漢語的)復印并張貼到教室顯眼處,要求學生利用空余時間讀一讀,不一定詳細閱讀,關鍵在數(shù)量。所搜材料主要是時事新聞類、自然科學類和社會生活類,可取材于報刊雜志,也可從網(wǎng)絡中下載。
3、端正態(tài)度
一些學生總覺得老師上課講的內(nèi)容用處不大,他們自行其是,上課不聽,當成績下降時,他們卻找客觀原因。還有些學生在外面找家教,他們認為找家教好象找到了提高成績的法寶,上正課不聽講;還有些成績好的學生,他們認為老師上課講的簡單,聽課不認真。這就要求反復給他們講道理,從正面引導。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老師為每一堂復習課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整合知識,夯實基礎,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2004屆我班有個學生,他基礎不錯,但我的復習是面向成績中下的學生,他覺得我講得太基礎,于是他上課不聽講,在后來的模擬考試中成績老是不穩(wěn)定,后來問他原因時,他說他都懂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點,我當場考他歸納被動語態(tài)的常見表達形式,他只正確說出be+p.p.。07屆班上幾個學生請家教,他們在課堂上也不聽講,每次模擬考試成績徘徊不前,而且都在基礎知識方面丟分。這些與沒有端正態(tài)度有關。老師都重視復習基礎知識,高考也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
所以,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把握好度。自我充電未必不好,家教也不一定是壞事,每個老師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學生要學長處,取長補短。
4、復習材料的選用
我選用的復習材料要求有高考的基本題型,沒有長篇大論的知識講解,專門是練習的材料,題量不大,材料難度以成績中下學生為主。題量多易導致“趕快完成任務”,老師幾乎難以深入地指導學生答題的方法。04屆,我們選用了與高考題型一樣的復習材料,每兩個單元有聽力、單選、完型、五篇短文、改錯和書面表達,題多,談到解題方法時,只是一筆帶過,未能很好地落實解題方法和技巧。
5、完型與閱讀
學生考的不只是某一科,他們要考六科,要復習六科,時間有限,要學生課前去做所講材料,其效果不是很好,他們也沒時間做預習。因此,針對完形填空,我用兩個月邊做邊講,在講解過程中告知學生完形填空的考查風格、教方法、介紹背景知識、拓展想象空間、培養(yǎng)推理能力等;再用兩個月進行限時做題訓練,限時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時間定式習慣,就象我們到了中午12點自然要吃飯一樣,一般限時13—15分鐘。
閱讀理解的訓練也采用限時的方法,一般一個理解題2分鐘,不過頭兩個月時間放得稍寬一些。起初以訓練歸納段落大意和短文中心思想為目的,讀完一篇短文后,先由學生概括段落大意,老師補充,補充時教學生識別變主題句和結論句;如果段落長,涉及內(nèi)容多,則教他們劃分層次,把段落中提到的內(nèi)容按層次概括,說了幾件事就劃幾個層次,并按順序在段落中相應位置標出序號。這種訓練旨在讓學生以句為基本閱讀單位,以句為基本單位不僅避開生詞的影響,而且可以訓練學生具有開闊的思維視野。第二階段以訓練準確讀題為中心(約兩個月時間),學生通過這個階段感受閱讀理解題的常見類型、題目及選項中要注意的事項,增加感性認識。常見題型有是非判斷(The following are right except____)、細節(jié)(When does sleepwalking usually occur?)、概括段落大意(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____.)和短文大意(What’s the text mainly about?)、為短文確定標題(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猜詞義、短語或句意、推理(It can be inferred that______.);注意選項中的措辭,如介詞的變化、人稱的變化、時態(tài)變化、該用形容詞的地方用成了副詞,多一詞或少一詞等 (短文中swell waves up to 15 feet high swept into 68 islands,選項high waves swept into 15 islands in the Maldives)。 第三階段以綜合訓練為中心,時間一直延續(xù)到第二學期的模擬考試。綜合訓練指(1)猜詞義、短語或句意。訓練中反復強調(diào)猜的能力必須在段落大意甚至短文大意的基礎上進行培養(yǎng),要上下文聯(lián)系、上下段聯(lián)系,僅在一個句子中很難判斷出準確的含意;(2)速度(即限時閱讀)訓練。速度訓練中反復強調(diào)不能逐字閱讀,以句意為基本單位,以段、篇為主框架,以句為單位針對細節(jié)題、是非判斷等題型,以段篇為單位針對標題選用、概括段、篇大意等題型;(3)學生探討。雖然在復習中老師想方設法教學生解題方法和技能,但畢竟幾十名學生的一個班也會有老師顧及不到之處,所以討論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學生在討論中可以暢所欲言地談自己的感受,互幫互學,有利于相互促進。第二學期每次??季碓u完發(fā)下后,在閱讀部分的講解前都留時間給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前要求學生明確討論的目的:總結各題的設問特點,選項中的陳述,能否找出自己答錯的原因,正確答案的依據(jù)是什么。